生命歷程

<生命歷程> 雪融後的春泉-黃友棣教授 陳素英

辛亥是民國成立的前一年,黃老師出生於冬天,因此我將題目定為雪後春泉,他的作品,我從夏天讀到冬天還只能匆匆一瞥其中的一小部份。 作品極為豐富,透過文字、歌譜、有聲資料、網路、…,每一段音樂都是他生命的奇旅,使他的生命內容得以延展、擴充。在他不停的創作中,凝存為更深的沉著、智慧、與意志;而卻回歸於最初的善良純真與溫柔敦厚的本質。那些來自生命的樂章,雖然短的只不過幾分鐘,卻投射出時代的光影,表現人物鮮活的形象。原先想從三十首詩詞作品的合唱曲入手,但目前想以生平為主,概括介紹每一時期的作品。在他音樂與文學的海洋中,暫且先取一瓢飲。

一、幼年與小學時期(1912-1925)

民國元年(1912)1月14日,出生於廣東省高要縣。祖父官拜司馬,父親燦章公熱心爲地方興學。黃老師七歲時就讀父親和鄉紳創設的「啟穎初級國民小學」。母親林浣薇女士,出身書香世家,母親有許多床頭書。她曾爲老師講述許多小故事,日後,都成為老師文學經驗的活水源頭,和生命故事的濫觴。 學校中的風琴,留下了黃老師童年天真的唱和。他當時慣以右手奏曲調,左手隨意奏和絃,開始了生命初始的樂章。 十一歲時,粵桂軍人爭戰,家鄉兵燹,不得已寄居親戚家中,並插班就讀廣東省立高等師範附屬小學,畢業後考入附屬中學及該校預科文組,然後直升大學教育系。 命運,似乎由一開始的童年,便將小我生命緊繫向時代的大我之中,縱有曬不乾的往事,也將學習迅速燙平,並找尋陽光的方向。即使在午夜的槍聲中,仍必須向未知命運的長廊前行。 正由於童年的種種遭遇,使老師日後置身困境,才不至於手足無措。並在性格上造就了寬闊的羅馬。 人若真能因孤單而獨立,因無奈而忍耐,因沉默寡言而堅毅卓絕;並能從冷默中重燃起光熱,歷盡雨箭風刀而珍惜山明水秀;那麼阻力就將化為助力,即使童年的不幸亦可轉化為一生的幸運;雪融後的春泉將更為甘冽。

二、初中時期(1925-1928)

大學預科時期(1928-1930) 民國十四年(1925)5月30日,上海公共租界發生槍殺華人事件,六月二十三日,廣州民眾示威聲援上海慘案,巡行隊伍在沙基被英軍用機關槍掃射,死傷百餘人。 在國難方殷的日子裡,黃老師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小學,並考入國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。 在此期間,因為他三哥的關係,常有機會接觸國樂社團,對揚琴 、胡琴、月琴、及各種絃樂器的奏法都有所磨練。 當時住入校內新建營舍,通過各項專科考試,獲得游泳、駕艇、馬術、單車、救傷、消防等專科徽章。從這些可以看到老師多才多藝的一面;也可以看出童軍精神向黃埔軍校看齊的一面;更可看出當時中學教育爲學生獻身社會預作的努力。 自從有聲電影問世,西方音樂流行,國內歌舞團優伶的新腔歌曲,隨唱片興盛而蓬勃發展。但他早已意識到中國音樂要謀發展,必須有計畫的培養人才,方有出路。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,本可直升高級中學,但為了想節省時間,選擇了二年制的大學預科,在激烈競爭中考上預科文組,按照該年新規定,文科學生也要同時修習理組課程,同時接受軍事訓練,另外老師還在校外兼課維生。 有一次患重感冒,好心同學借樂器給老師在病中自娛,先是手風琴、然後代以樂鋸、又換了小提琴。不久,有機會與同學哥哥配合二重奏,於是學到一些提琴的演奏方法。他平生第一把小提琴是二姐標會爲他買的。之後,爲了進一步研習樂理,細讀和聲學;但學校並無鋼琴可用,他就在皮箱上用紙繪製鍵盤圖。 這段期間,黃老師努力從美國音樂雜誌中,以及提琴名家演奏法的書內找學習材料;又在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海外考試規程中,找尋正確的學習之路,而音樂之路,也在從無到有,從接觸到開拓的途中漸進。 也許因為病中,也許因為國難方殷,也許因為提琴得來不易,也許由於青少年易感易動的本質,琴絃雖在匣中卻正隱隱共鳴向時代的天空;紙製的鍵盤圖也草繪了作曲最初的藍圖。

三、大學教育時期(1930-1934)

1934年9月18日,日軍強佔東北,愛國歌曲創作成為急需的教材。他自願投身「平民夜校」教職,並在市立小學兼敎國文,私立初中敎英文,在市立師範敎音樂與美術。 十九歲的他,決心以音樂作為教育工具,爲了學校並無鋼琴可用,便和幾位同學合資租了一座鋼琴,為了防蚊蟲,夜晚穿起厚長褲,擦上藥水苦練至深夜。如果沒有爲永恆出發的精神,那麼深夜之後的黎明,也將看不到霞光的呈現,而只留下困倦。 後來有幸拜在加拿大載譽歸國的名師李玉葉門下,有空就忙於練琴、研習樂理、學習作曲,1936年由李玉葉老師擔任鋼琴伴奏,通過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高級提琴考試。 在「平民教育」的樂教過程中,從基層出發接觸到大眾,使他體會到藝術不一定要曲高和寡,並體會「大樂必易」的道理,其間也常爲各學校作校歌、生活歌,有時也選取唐詩宋詞來作獨唱歌曲,應用於課外教學。工作環境使他逐漸步上樂教之途。 在大學校園中,他也參加藝術團體活動,也爲當時的「新音樂運動」貢獻過心力,雖然新音樂運動在實踐過程中,還未臻理想。 1934年他以畢業論文《藝術課程之改造》獲獎。 前幾天我們因為樂展,製作了一個背包給老師,背包上用了一張舊時照片,照片上的林聲翕、徐訏、許建吾、韋瀚章都不在了,松竹梅歲寒三友只有竹還挺立,老師戲稱自己比較「耐用」。如果從他這段大學經歷來看,應可感受到青年時代的他,就鍛鍊自己擁有一雙慣於承載大時代重任的雙肩,使得日後在奉獻社會時,更具能耐。戰亂時他曾背負過圖書館的音樂辭典走遍千山萬水,除了音樂,他的雙肩總也想爲歷史爲社會背負些什麼。

四、大學畢業與對日抗戰(1934-1938)

大學畢業後,應聘至廣州南海縣佛山鎮,任教於縣立第一初級中學。老師在《樂海無涯.•黑水濠邊》一文中寫下當時對時代背景的看法: 「在這寂靜的黃昏,我獨自走出古鎮城外,沿著護城濠邊,漫步前行,盼能更冷靜的想出更有效的愛國宣傳方法。」 「這條護城濠中,漲滿了黑色的流水,水面上浮滿了各種各式的垃圾,空氣中瀰漫著一片輕微的惡臭。乍看來,這樣似是一池死水;然而潮退潮長,浮在水面的青萍、水藻、以及許多破爛雜物,仍能慢慢移動,顯示濠中的水,仍然蘊藏著微弱的生命力。」 這期間他曾思量,在音樂教育上,怎樣才更具說服力?他努力的嘗試在演奏、作曲、指揮、合唱各方面自我充實。除了向李玉葉教授學鋼琴外,並隨俄國提琴名師多諾夫教授學習。到香港學琴的行程是:早上六時出發,輾轉到夜間十點半回校,所有讀書、用餐、休息、全部在火車上。 我想黃老師的曲子,節奏總是充滿精神,不拖泥帶水,大約與生活節奏攸關。他總是準時、準點、準確,乾淨俐落。文章的雅潔亦復如此。記得上回在高雄霖園相聚,他指揮若定,預估所有的細節,並且及時完成,令我們折服不已。 1937年,七七事變爆發,在時代的煙火中,他將文學、詩詞、繪畫、音樂、學識,全部投入了救國的行列。 馬不停蹄的戰局,反而造就了他各種能耐:亂中有序的條裡、以簡馭繁的能力、如期完成的效率。這時已分不清是音樂的節奏?還是生活的節奏?生命的列車對老師而言,他從不要求來的是哪種節奏、哪種速度?何時進站?但總要求在每次的節奏中,都能即時到達目的地。

五、政府內遷與戰後(1938-1949)

在政府內遷期間,黃老師被聘到廣東省行政幹部訓練團當音樂教官,培訓藝術幹部,又轉任兒童教養院編音樂教材,此時國立中山大學由雲南昆明返廣東樂昌縣砰石鎮,黃老師應聘返師範院校任教。 在此期間,因為物質條件缺乏,所作多數是無伴奏的合唱,用人聲代替鋼琴和絃,代表作有<歸不得故鄉><杜鵑花><木蘭辭><我家在廣州><石榴花頂上的石榴花>等。 有空,也常任教育性質的音樂講座,以民歌改編提琴變奏曲,並撰成《中國歷代音樂思想的批判》一書,所撰樂教論文發表於中山大學《教育研究》及教育部《教育月刊》中,因經常發表論文,於是在兩年之內升副教授,三年升教授。 就在那樣動亂和流離失所的環境中,提供老師另一個樂教空間,作品將小我的悲喜匯聚為時代的脈動,以小人物的遭遇喚醒民族的靈魂,以清晰有力的旋律去撫平黑暗時代的陰影。當我們細讀這些民族史詩時,怎不帶著「看似平常卻奇崛,誠如容易卻艱辛」的感受。因此,音樂對他來說,決不等於小我的心聲、或孤芳自賞;而是與國家的命運、歷史的前題共脈動,其中有群眾生活的剪影、時代生活的陰晴圓缺、整體民族的悲喜情懷。

六、遷居香港時期(1949-1957)

民國三十四年(1945)八月,抗戰結束,老師重返廣州,仍然執教於中山大學師範學院,同時執教於省立藝專音樂科。 1949年遷居香港,執教於私立德明中學,大同中學與珠海書院,1955年在香港取得英國皇家音樂院海外聯考的提琴教師證書,此時期所作歌曲有<黑霧><當晚霞滿天><秋夕><寒夜><我要歸故鄉><北風><紅燈><祖國戀><中華民國讃>等。 在音樂教育方面,那時一心要爲逃難到香港流離失所的年青人突破音樂難關,老師們辦教育,關心中國文化與中國音樂的未來。在詩樂合一的目標上,也希望培養人才,更希望從音樂理念和實踐上,爲詩樂合一作努力。

七、赴歐進修(1957-1963)

經過長時間的音樂實踐工作,感受到建立屬於中國和聲體系的迫切需要,他發現西方大小音階和聲方法並不適用於中國民歌,中國民歌曲調乃是建基於古代調式;他認為我國古代的調式,是由絲路之旅傳到土耳其,再經地中海傳到歐洲;由天主教把調式樂曲保存、運用、發展。老師想找尋其發展的過程,加入中國的樂語,配合古典和聲與現代和聲,以建立中國和聲的方法。 在義大利進修六年,先後追隨德寧諾教授(Alfredo De Ninno),馬各拉教授(Franco Margola),卡爾督祺教授(Edgardo Carducci);短期的則有德國的凱里神父(Abbe Kaelin),英國的司徒拔教授(Harry Stubbs)。 在羅馬六年中,所作樂曲較有代表性者,大合唱曲有<金門頌>,<中華大合唱>,<琵琶行>。藝術歌曲有<秋花秋蝶><燕詩><離恨><陌上花>,都是唐詩宋詞。舞劇有<採蓮女><大禹治水><黃帝戰蚩尤>。另有絃樂獨奏與合奏,都是着意加強調式和聲的色彩。 1963年經過六年的苦學生涯,學成返港前,順道赴巴黎、倫敦、日內瓦等地,觀摩考察歐洲樂教情形。同年秋,獲教育部頒發「文藝獎」,中華學術院頒贈「哲士」榮銜。 一方面因為戰火頻仍,一方面因為個人因素,致使老師延誤二十多年才出國進修。那段異國歲月,不同於馬可波羅的探險,也不是基督徒的宗教情懷,但在藝境的虔誠中,卻含藏柏拉圖的理想國,與知識真理的追求。其中有藝術家的執着與專注,有哲學家的思辯和靜定,亦需戰火浮生後的沉澱與躍升。更重要的是對理論與實際的體會和對社會民生的關懷。就在美學探索與實際生活中,期待藝境的再造。但等待二十年的歲月究竟是得是失?老師說:「倘若我未曾熟悉民間疾苦,就出國進修;則雖懷遠大理想,而終是不切實際。出國進修前,能夠深入民間,瞭解實況,乃是最佳而且必要的準備;至少,使我不致離棄大眾而亂唱高調。」

八、由歐返港(1963-1987)

由歐返港後,繼續執教,並致力著述作曲,此時希望將調式和聲與古典和聲,現代和聲,融滙起來,服務於創作聯篇歌曲與合唱民歌組曲。此時期代表作有:合唱曲<歲寒三友>,<偉大的中華>,<雲山戀>,<迎春三部曲>,<碧海夜遊>,<思親曲>,<思我故鄉>,<遺忘>,<佳節頌>等;所編民歌組曲為數頗多,常被演唱的有<鳳陽歌舞>,<天山明月>,<彌度山歌>,<蒙古牧歌>,<錦城花絮>等。 這段期間,他除了數量頗多的委託創作的應用歌曲外,也逐步在藝術作品中將自己的構思及創新形式表現出來,他認為透過精密的設計樂曲可以表現出民族特色;同時也將蒐集民歌的工作喻為「將珍珠從泥土中挖出來串成項鍊的過程」;此外,他也將「寓詩於樂」的構思,應用於樂曲創作,如以鋼琴獨奏配以女高音朗誦與合唱的音詩<聽董大彈胡笳弄><琵琶行>。鋼琴獨奏曲<尋泉記>,和以韋瀚章的詩作及黃自的主題所作鋼琴與小提琴的演繹曲<四時漁家樂>。長笛與朗誦,以鋼琴伴奏的<夜怨>;以及由四件樂器輔奏的獨唱組曲<愛物天心>等。 1965年左右,香港教育司編定給音樂教師參考的小學音樂教材,由周澤聲先生負責,在書中特別推崇他的中國風格作曲,他的樂教工作正往深處紮根中。 除了作曲之外,也陸續出版文字著述,1974年,三民書局出版《音樂創作散記》上下兩冊。後來重新改版稱《樂林蓽露》,1975年《音樂人生》出版,接著陸續出版此類作品。 1983年,他與作曲家林聲翕、作詞家韋瀚章同獲國家文藝獎之特別獎,以表彰歲寒三友在音樂、及民族文化上的努力和貢獻。 1987年,獲香港民族音樂學會頒贈「榮譽會士」銜。1991年7月17日香港角聲合唱團主辦「黃友棣歌樂作品匯演」,1993年10月香港「中國音樂週」於31日舉行「歲寒三友作品演奏會」,專門演出黃友棣、林聲翕譜曲及韋瀚章作詞的作品。這段期間的總結,就以角聲合唱團「黃友棣歌樂作品滙演」節目單上的一段話來傳達香港樂界的心聲:「黃友棣先生,不但是作曲家,更是一位令人欽佩的音樂教育家,他豐盛的作品中好歌與好曲實在太多了。… 黃友棣先生雖然離開了香港,選擇高雄為定居之所,但黃友棣先生仍一直非常關懷香港的音樂朋友,他的新作不時給香港音樂界朋友作首次演出,這種爲音樂獻出無盡心意,的確令人倍感溫情。」凡是與他相處過的人,應能感同受身受這句話的意義,在人際互動的節目單上,他常藉音樂為媒,輸送天涯若比鄰的溫馨。 根據香港聲樂家費明儀教授描述,她認為黃老師從1965-1987,在香港主要貢獻有兩方面:一是爲古詩詞譜成合唱曲,並且根據「中國風格和聲」理論創作新形式的音詩,如結合女高音朗誦、鋼琴獨奏與合唱的<琵琶行>,當作室內樂來寫,爲古詩詞的譜曲做了新嚐試。二是編了超過四十組的聯篇民歌組曲,若沒有對中國文學深厚的涵養是做不好的。 我曾問過老師,文學修養這麼好,爲何不自己作歌詞?他說他希望專注在音樂上。他專注的將音樂的蘭花紮根在中國文學的土地上,成長在民族的血脈上,於是每首歌不但擁有自己的面貌,個性,也沾漑作者全神貫注的生命力。

九、返國定居期(1987年7月)

1987年7月,黃老師遷居台灣,高雄的氣候較乾燥,利於眼部發散水份。住下兩個月眼壓便趨正常,高雄治癒了他的眼疾;因此老師說自當儘可能的對高雄有所奉獻。民國77年他曾接受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的委託,訪問八個音樂團體:計有婦女合唱團、牧歌少年合唱團、漢聲合唱團、高雄市兒童合唱團、高雄市教師合唱團、高雄成人合唱團、國樂團、管絃樂團,並與南台灣的各合唱團體有著親切的交流,包括高雄屏東教師合唱團婦女合唱團、國小音樂班、高雄市政府、屏東市政府、省立交響樂團、許多大專院校合唱團及業餘合唱團都曾爲他舉辦整場樂展。定居高雄期間,編作合唱曲、民歌組曲、鋼琴獨奏的民歌組曲。另有兒童舞劇、佛教歌曲,爲禪學會編作安祥歌曲,更爲社教團體編作合唱曲,貫徹「音樂大眾化」的原則,例證「大樂必易」的聖賢明訓。自1987以後由三民書局出版之樂教文集計有:《樂苑春回》《樂風泱泱》《樂境開花》《樂浦珠還》《樂海無涯》《樂教流芳》,連同1975-1986的《音樂人生》,《琴臺碎語》《樂林蓽露》《樂谷鳴泉》《樂韻飄香》《樂圃長春》,莫不以「全人教育」的理念去灌溉音樂的花朵。老師曾說: 「在藝術的園地之中,沒有創作,就沒有生命;而生命的進行,並非短途競賽,卻是馬拉松賽跑,在我有生之年根本難以見到勝負;實在也不必要評定勝負,但求心之所安,便是最佳成績了!」前些年,文建會、 新聞局陸續著手整理我國音樂大師級音樂史的重要傳承,有關老師的相關資料如下: 1991年2月,由文建會主辦,國立實驗合唱團、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承辦的「台北國際合唱節」,在『合唱藝術研討會』中,老師主講<合唱中的詩樂合一>,並由亮軒教授朗誦、實驗合唱團演唱其作品<琵琶行><聽董大彈胡笳弄><傷別離>。 1992年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辦,馬水龍及中華民國作曲家協會製作的「前輩足跡」之一【光華的果實】系列音樂會,10月2日合唱之夜,戴金泉指揮國立實驗合唱團演唱其作品<母親您在何方>及作品<牧牛圖頌><自性的禮讚>。10月16日室內樂之夜演唱其<當晚霞滿天><秋花秋蝶>,以及<中秋怨>。 1992年10月4日,省立交響樂團主辦「黃友棣教授歌樂作品音樂會」,地點在台中市中興堂。 1994年文建會委託師範大學音樂系製作『台灣合唱史話』--海外篇選錄其作品<琵琶行><遺忘>,由戴金泉指揮國立實驗合唱團演唱。 1994年,新聞局委託公共電視小組錄製「智慧的薪傳-大師篇」節目,是第一季訪問的音樂家之一,此系列並於1994年10月12 日起至1995年1月11日在華視播出,1994年12月7日播出【黃友棣-在五線譜上跑馬拉松的人】。 1994年12月30日,獲行政院文建會頒贈代表最高榮譽的文化獎。 如果你曾打開一些他的網站,如果你曾看過他的任何一篇文章,或者畫面中的他,你一定能感受到他早已融入了他所處的環境,並隨時展開創作與時空互動。 從廣州到香港,從羅馬到港都高雄,他永遠在五線譜的航道中前行,網頁裡慈祥雅正的表情,逐漸代替了舊照片中憂患歲月的嚴肅,錄影帶中動態的畫面,流露出他對這片土地的關懷、對樂教永不止息的熱忱。他雖長於憂患,但對命運帶來的的得失,卻能以老子《道德經》第58章「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」坦然面對;而對生命中的種種賜予,無不懷感謝之忱。在他的文章裡謙虛的說:「在我有生以來,常能感覺得到,顯然有一雙無形的慈祥之手,默默的庇佑著我前行;我雖然未曾親眼見過他,而我卻清楚地感覺到他的存在。…在童年病危的痛苦時刻;在兵燹中,槍彈橫飛的緊急關頭;抗戰期間,在長沙,日本戰機的轟炸之下;赴歐進修,在途中,突然發生的危險意外;當時在場的人們,個個都能感覺到這雙慈祥之手的出現。我也明白,這救命的手,根本不願給眾人見到,也不願接受我的致謝。老實說,如此大恩,決不是可用言語或禮品來謝;只須我忠於職守,他就永遠庇佑著我,永遠與我同在。 」(見《樂風泱泱》<弾下逃生>及《樂海無涯》<獲獎心情>)。

老師的作品,就分期而言,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特色:(1934-1949)是從大學畢業到抗戰,直至戰後復員的15年,配合環境需要,創作技巧從實踐中找尋方向;從古詩詞和文字律動中找尋靈感。避難香港的八年(1949-1957),是根據以往創作路向,用和聲方法與對位技巧擴展曲體結構。 旅歐六年(1957-1963),著力將調式和聲與古典和聲聯合起來,融匯使用,並加入中國樂語以謀新風貌。由歐返港,至回國定居(1964-),盡力融合各種可用技巧,服務於創作新曲與編整民歌;主要目標是表揚民族性格,重和協韻律,呈現溫柔敦厚的詩歌內質。 就整體而言,他的作品,從生活倫理的主題出發,予人物以鮮活的形象;進而對大我觀照,與時代共脈動,以呈現民族性情;並透過中國語文的韻律,展現溫柔敦厚的本質與平易近人的風格,晚近更以宗教情懷的虔誠,抒發哲理人生的意境。就整體目標而言:以音樂為教育服務,是他一生的職志和方向。

 

 
 
高雄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
電話:(07)536-0238